中国(川渝)预制菜产业大会现场
封面新闻记者 马梦飞 摄影报道
【资料图】
从打开包装到送入口中,一份香飘四溢的香辣烤鱼在10分钟内就被烹制完成,这是4月26日发生在中国(川渝)预制菜产业大会会场外的一幕。
即将出锅的香辣烤鱼
当天,会场外,一众知名预制菜企业纷纷大秀自家美食,小酥肉、红烧肉、辣子鸡、梅菜扣肉、夫妻肺片······几乎汇聚了大多数的家常美食,一时之间整个会场都弥漫着美食的香味。
而会场内,众多预制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负责人和行业组织代表,专家以及相关部门分管领导齐聚一堂,围绕预制菜产业“发展趋势”“新技术应用”“行业标准”等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分享。
近年来,预制菜以“即食、即热、即烹、即配”的便捷和美味受到消费者青睐,不少企业积极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风口,作为美食界的顶流,预制川菜更是备受欢迎。对此,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预制菜产业发展,将其列为全省六大优势产业之一的食品轻纺产业新赛道予以培育。
预制川菜正乘势起飞。
四川众多企业布局迎风口
会场外人头攒动
“我比较喜欢梅菜扣肉,但是烹饪很麻烦,没想到也被做成了预制菜。”26日上午9点,在中国(川渝)预制菜产业大会的展会上,参会人员张洽早早来到现场,品尝了多种预制菜,“对于我来说,预制菜最大的好处是省去了90%的做菜时间,并且味道不比餐馆的差。”
事实上,不只是张洽,便捷、美味是大多数年轻消费者喜欢预制菜的原因之一。“谁能拒绝10分钟就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呢?”张洽笑道。
近年来,随着餐饮业的发展,预制菜已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数据显示,2019年开始,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开始快速扩大;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预计到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小小预制菜正在发展成一个大市场。
预制菜展示
在本次大会的预制菜展区,安井食品集团带来的香辣烤鱼成为最受欢迎的预制菜之一,凭借香辣四溢的味道,其展台附近人流不断。
安井食品主要从事速冻火锅料制品、速冻面米制品和速冻菜肴制品等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2年,为适应市场变化,安井食品主动求变,投资2.5亿元,在四川资阳新建川味预制菜生产线以及速冻食品生产线,一批酱卤牛肉、宫爆牛肉、藤椒鸡排等预制菜品从这里走向市场。
安井食品集团西部基地总经理张少华介绍,安井食品资阳生产线在高峰期一天产量能达到500多吨。此外,他还提到,经过公司调研,川味预制菜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所以接下来,公司将加大在四川的投资,研发更多的川味预制菜。
会场上,四川高金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巴蜀公社”预制菜系列也大受好评,作为四川省预制菜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高金食品已深耕肉制品行业近30年。去年以来,高金食品将预制菜作为战略品类进行品牌化运作,在持续打造战略大单品基础上,依托集团供应链优势,着力打造“预制川菜头部品牌”。目前,高金食品生猪年屠宰量超900万头,面向未来预制菜规划年产能25万吨。
巴蜀公社的梅菜扣肉
值得注意的是,在四川,布局预制菜的企业并不少,除了安井、高金,还有新希望、通威、川娃子、白家阿宽、正大、王家渡、天味食品、铁骑力士、蜀大侠等众多企业入局。
预计2027年四川产业规模突破千亿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作为食品行业新贵的预制菜,备受业界和市场看好。
中国(川渝)预制菜产业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二级巡视员邓小丁表示,预制菜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对预制菜产业发展高度重视,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毫无疑问,预制菜是当前一个火热的赛道。同时,我国预制菜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丁小丁提到,目前我国预制菜产业呈现出三大特点: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市场空间快速扩张、食品行业竞争的新焦点。
预制菜小吃展示
作为一个新兴赛道,预制菜产业链由上游的原材料供给,中游的工厂加工处理,以及下游的B端、C端消费者串联而成,对带动农产品原料消纳,促进创业就业,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都具有积极意义。
据相关研究报告,预制菜将以20%的年复合增长率逐年递增,2023年中国预制菜规模约为5165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8000亿元。得益于外卖点单、物流配送等的发展,预制菜主要市场在一线城市,逐步向二三线城市延伸,市场增长空间仍然较大。
另一方面,当前多个省份将预制菜产业作为食品行业新的增长点来培育,广东、山东、福建、四川等省市出台了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措施,河南、河北、重庆等省市也相继打出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组合拳”,为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将目光聚焦到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预制菜产业发展,省领导多次专题研究、靠前推动,对四川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寄予厚望、给予支持。成都、遂宁、眉山、乐山等市(州)以园区和项目为抓手抢滩布局预制菜产业。
据悉,2022年,全省预制菜生产企业共计586户,实现营业收入近700亿元,其中预制菜产品营业收入431亿元,增速高于全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11.6个百分点,预计2027年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今年,预制川菜首套团体标准发布。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协会秘书长、省预制菜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刚表示,这有利于提升参与企业的产品、品牌、服务竞争力,从而激发市场活力。
诱人的预制菜美食
首批四川预制菜团体标准发布
毋庸置疑,四川作为川菜发源地,发展预制菜产业可谓拥有得天独厚的菜系优势。
四川省经信厅农产品加工处处长宋加斌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川在预制菜产业方面,具有市场、原料、创新、文化四大方面的优势。
“首先来看,四川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省,消费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宋加斌说,其次,四川生猪、油菜籽、蔬菜等产量稳居全国前列,可以为预制菜产业提供丰富的原辅料。与此同时,全省开设有食品加工产业相关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数量超50所,年均培养食品加工产业相关学生1万余人。在文化方面,川菜文化历史悠久,相关调研显示,超过70%的消费者喜欢川菜,成都已享有“世界美食之都”称号10余年。
除开自身优势,政府的支持也是四川预制菜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川省经信厅副厅长冯锦花表示,四川围绕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了系列工作。出台《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着力建设预制川菜标准体系。推动成立预制菜研究院、预制菜产业学院。支持符合条件的预制菜企业建设技术中心,推动建设省级预制菜制造业创新中心。组建四川省预制菜产业联盟、川渝预制菜产业联盟。依托“天府云销”平台,推动300余家预制菜企业开展就近就地配套。
商家正在烹制预制菜
同时,开展预制川菜推广活动月活动,制定预制川菜公共品牌管理办法,开展预制川菜产品品牌推荐遴选,着力提升预制川菜的品牌影响力。
“我省预制菜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发展还面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品牌影响力还不强等问题。”冯锦花坦言,对于这些难点,下一步,我们将与相关部门、市州、企业、协会、科研院所等一道,从“培育优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壮大产业集群、加强品牌建设、保障食品安全”等五个方面,持续推动四川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食品轻纺产业提质倍增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大会上还发布了首批四川预制菜团体标准。
据介绍,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的大力支持下,由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协会牵头,组织预制菜相关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制定了《预制川菜术语和分类》《预制川菜标准和规范编制指南》《预制川菜生产通用技术规范》《预制川菜分级评价技术规范》《预制川菜质量安全追溯规范要求》等首套五项预制川菜团体标准。